close

  ■ 觀察家
  輿論引導有兩個要點:一是信息及時準確地發佈,usb搶占時機、道義、表達的制高點;二是以客觀專業的新聞力量,去呈現事件真相,以正公眾視聽。
  11月5日,北京市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召開,市委書當鋪記郭金龍,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李偉在會上相繼發表講話。而提高輿論引導能力,也成了講話中的重要議題。
  在網絡時代,個人表達與公共討論,都因話語權“下沉”而日漸豐富,輿論講場中,也呈現出眾聲喧嘩的局面。在網絡這一“話語容器”中,既有議政建言、訴求表達,也不乏謠言滋長、議事秩序紊亂等景象。在此情境下,進行適當的輿論引導,顯然很G2000有必要。
  進行輿論引導,不是簡單的“我說你聽”,msata而應尊重傳播規律,疏通表達渠道,構築對話平臺,揆諸當下,從兩點著手尤為重要:一是信息及時準確地發佈,搶占時機、道義、表達的制高點;二是以客觀專業的新聞力量,去呈現事件真相,以正公眾視聽。
  及時準確發佈信息,意即要以翔實確切的信息披露,回應輿論關切。前不久,國務院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回應社會關切提襯衫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見”,要求各地方、部門在重大事件上不失聲、不缺位,究其理路,與此吻合。
  應看到,在如今的一些突發或熱點事件中,政府信息發佈遲滯或缺席,動輒造成公眾產生誤解或質疑,甚至給了流言發酵空間,損害了政府公信,也帶來無謂的焦慮恐慌。基於此,各政府部門只有積極發聲,做到信息公開,才能對接公眾知情權,並祛除流言。
  在微博等興起的語境中,各級政府已建立起由部門法人微博、主要負責人微博、新聞發言人微博組成的政務微博群,實現“上下貫通”,以完善政務發佈、民意回饋渠道。這對探查網上民情“地貌”,及時回應輿情關切,很有裨益。事實上,在重大事件上,政府該成“大V”,而不能成“僵屍號”,已成社會共識。唯有借助矩陣平臺優勢,實現常態化的信息公開,遇到突發事件時,第一時間啟動應急機制,與網民積極互動,方可搶占輿論先機,也贏得民意認同。
  而借助專業的新聞力量,則是指應依托媒體,尤其是鼓勵傳統媒體如報紙、電視的網絡轉型,用具有客觀性、專業性的新聞事實與觀點發佈,來引導輿論走向;也以積極的議題設置、合乎法理的監督,去助推事件的向好發展。
  毋庸諱言,在時下,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仍是較具權威的信息披露渠道。政務信息推送、發佈口徑規範與輿情收集,都有賴於傳統媒體的公信力。在許多熱點事件上,報紙電視對事件的呈現、觀點的發佈,都會激起輿論漣漪,直接影響到輿論態勢與趨向。慮及此,報紙電視等也應跟上網絡傳播節奏,加快新媒體建設,以影響力、責任感去廓清真相、激濁揚清,產生良性的價值導向。
  以公信力為“麥克風”,才能提升話語“音量”。對政府而言,也只有有效的政務信息公開、發佈,並利用好傳統媒體的平臺,鼓勵其網絡轉型,才能收穫公信力,也增強網絡輿論引導的實效。
  □喻辛(媒體人)  (原標題:以公信力為“麥克風”,擴輿論引導“音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12fgcvn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